报刊业

是集报刊业务处理、生产作业、经营分析、决策管理于一体的完整的网络体系。

A.邮政报刊投递系统

B.邮政报刊发行系统

C.电子化支局系统

D.邮政营业信息系统

甲午战后,李鸿章前往日本进行谈判,在与日本人讨论赔偿条款时需要向清廷请示,与李鸿章可以及时得到清廷指示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报刊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黄遵宪有诗云:“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该诗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中国近代铁路交通的发展   B.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展

C.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   D.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上述评论反映出(   )

A.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B.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D.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述评论反映出(  )

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梁启超自1896年担任《事务报》主编以来,尽力使报刊通俗易懂,他开创了半文不白、平易通畅、直抒胸臆的“时务文体”。这种文体的出现(  )

A.有利于宣传共和思想   B.配合了新思想的传播

C.发出了文学革命信号   D.推动乡村报刊业发展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有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上述评论反映出来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近代工业兴起,冲击传统观念

C.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D.报刊业随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1907年,清廷创办《政治官报》发布“如官办银行钱局、工艺陈列各所、铁路矿务各公司及农工商部注册各实业,均进馆代登广告,酌照东西各国官报办法办理”的启事。由此可以看出

A.报刊业发展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报刊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C.官办报刊涉足广告业务   D.广告成为报刊的主要收入来源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参政而出现过女子国民军、女子尚武会、女子参政同盟会、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等团体。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B.妇女群体关注革命形势

C.封建正统思想的动摇

D.西方民主思潮的传播

 

[单选题,10分]1878年3月7日,上海《申报》馆启示:“如远近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拟将问世,本馆愿出价购稿,代为排印。”这主要反映了()
A.维新运动时期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
B.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C.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兴起的洋务运动等给报刊业带来的变化
D.当时中国商人惟利是图

下表是《近代中国报刊业大事记(部分)》,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

报纸成为革命团体宣传政治纲领的阵地

B

《昭文新报》于1873年在汉口创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

C

《民报》于1905年在东京创刊

国人办报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影响巨大

D

《青年杂志》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

该报是宣传维新思想的主阵地

 

 

A.A

B.B

C.C

D.D

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报纸宣传是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七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D.报纸舆论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七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 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1912年,全国大约有1500多种报刊,1913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度减少至130多种,1919年后又上升到400多种。1921年,全国有报刊550多种,1926年增至628种,通讯社增加到155个。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A.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B.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民众文化程度显著提高

C.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舆论界的环境相对宽松

D.中国封建制度终结,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小、散、滥”成为社会对于报刊业的不刊之论、痛心之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虽经多次整治,有所收效,但未见根本改观。
B:对于即将杀回马枪的桑拿天,气象专家提醒市民,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避免在高温下暴晒引起中暑。
C:我们在制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时候,既考虑当前也要从长计议,这些规划将会在近期内陆陆续续地向社会公布。
D:展望未来,今后十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键,西部新征程能源唱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