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货

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茶是饮品,是文化。在悠长的饮茶历史中,茶传遍了世界。“茶”字也跟着走向世界,英语“tea”是闽方言“茶”的音译。而“咖啡”是地道的外国货,中国在进口咖啡时也引进了这个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面对不同文化,我们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B.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应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C.中华文化比其他国家文化更优越

D.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会导致文化的单一

最近,网上流传一篇名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说很多中国游客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等家用物品。《人民日报》就此评论,这一怪象背后有深层原因:模仿型消费阶段已基本结束,只有创新供给才能激活和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对国人在日本抢购马桶盖现象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

A.拒买外国货,彰显爱国情          B.消费追时尚,思想不落伍

C.国货当自强,品质树形象          D.只求质量好,莫管哪国造

 

种茶喝茶本来是中国人的“专利”,由于对外贸易的缘故,茶传遍了世界。“茶”字也跟着走向世界,英语“tea”是闽方言“茶”的音译。而“咖啡”是地道的外国货,中国在进口咖啡时也引进了这个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应保护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B.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应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C.面对不同文化,我们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D.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会导致文化的单一

①“新国货崛起”这个逐渐升温的词汇印证了“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转变。
②最近几年,这种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科技创新上,中国品牌在不少领域已具有领先优势,如高铁、网络通信等高技术领域和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全新业态。
③十几年前,提到国产品牌,人们往往想到“价廉质差”,甚至山寨横行,即便“MadeinChina”风靡全球,很多人仍然迷信外国货。
④而在质量提升上,“新国货”的成就也有目共睹。
⑤据统计,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已连续4年保持在90%以上,更多人对新国货信心满满。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⑤
B.②④③⑤①
C.③②⑤①④
D.⑤④②①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教育·生活·社会变迁

材料 民国一成立,在废弃清朝的等级服制的同时,民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开始酝酿制定新的礼服标准。大多数人倾向于以西服作为民国男女礼服的定式。这引起有关人士和丝绸行业的忧虑与不满。有人指出:“我国衣服向用丝绸,倘易改西服,衣帽用呢,靴鞋用革,则中国不及外国呢革,势必购进外货,利源外溢,国用愈困矣”,并将导致“农失其利,商耗其本,工休其业”,认为“不如暂仍旧制”。这种观点立刻遭到无情抨击。

随后,有一些人认为:“我国同胞欲国之富也,则宜用国货。用国货则改易西服宜尽以国货为之,不必用西人之呢羽。”“装可改,服可易,外国货不可用,国货不可废也。”不久,又有人提出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同为礼服并行不悖的建议,立即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意见基本统一:“(礼服)议定为中西两式。自大总统以致平民其式样一律。于彼于此听人自择”。191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男女礼服规定。

——摘编自王东霞编著《百年中国社会图谱——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

请根据以上材料进行分析,自选民国初年“礼服之争”的三种观点中的一种(见下表)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言之合理即可得分。

观点

支持观点的理由

观点一:采用西服为礼服

 

观点二:反对用西服为礼服

 

观点三:西服和长袍马褂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