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

2010年,公司开发的()产品获得省内表彰,荣获“2010年度安徽省金融产品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A、水稻种植保险
B、大棚蔬菜种植保险
C、水稻种植天气指数保险
D、农村住房保险

(25分)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图1是我国某省(区)部分地区简图,图2是该省(区)人口统计资料。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M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7分)
(2)简述R地区以传统生产方式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不利影响。该地区为满足市场需求而扩大水稻种植,必须改进的区位条件是什么?(7分)
(3)描述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3分)
(4)该省(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千米。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不应限制生育”,请简述你对该观点的看法。(8分)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据考证,在江苏高邮龙虬庄、河南舞阳贾湖、山东龙山文化等遗址中均发现了稻谷的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杆栏式”粮仓中还剩有稻谷。这说明

A.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B.水稻是最古老的粮食作物

C.当时浙江水稻产量最高 D.当时水稻种植已遍及全国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2题。

1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下图回答1—2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据图分析,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关于目前公司开办农险业务中免赔率规定正确的有()。

A、养鸡保险:禽流感责任的保险金额为其他责任保险金额的50%。除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外,其他保险责任每次事故的免赔率为5%

B、香蕉、柑橘(桔)树、水稻种植保险:每次事故的免赔率为10%

C、林木火灾保险:每次事故的免赔额为损失金额的10%或50亩,两者以高者为准

D、森林综合保险:每次事故免赔率为损失面积的5%

下表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数据,对比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地形结构

缓坡

平原

陡坡

水面

(%)

34

25

23

18

农业用地

种植业

渔业

林业

畜牧业

(%)

68

14

10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小题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4~15题。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小题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

1—耕地;2—居民地;3—湖泊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

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该表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问题。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小题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读甲、乙两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a在b的东南方,d在c的东北方B、b到c的实地距离比a到d的要长许多C、农业地域类型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两地区铁路干线的走向都受地形制约

2、图乙中d所在阴影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有①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②气压带影响—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③洋流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④盛行风影响—常年盛行东北信风

[  ]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武汉国家级稻米交易中心落户武汉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读图完成1—3题。

1、读图可知,阳逻经济开发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有

[  ]

A.科技发达B.交通便利C.劳动力丰富D.环境优美

2、历史上有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九江,当今有武汉阳逻这一新的稻米交易中心。这五个米市共同的区位条件是①靠近长江,水运便利②政府的优惠政策③便利的铁路运输④稻米生产条件好

[  ]

A.①④B.②③C.⑨④D.②④

3、根据图示信息推断,阳逻今后的发展将以

[  ]

A.钢铁工业为主B.水稻种植业为主C.旅游业为主D.物流、贸易为主

下图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是甲地和乙地B.乙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高于甲地C.与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肥沃的黑土D.与乙地相比,丙地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交通条件更好

2、丁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主要原因有①台风、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②城市化的发展使非农用地增多,耕地所占比重下降③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④土地日趋贫瘠且污染严重

[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江西省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建设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结合下图回答小题。小题1:下列农作物属于该农业生产基地的是()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油菜

D.谷子和大豆小题2: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小题3: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

B.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②地发展立体农业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