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

表一:                   表二: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上述图表,说明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江苏经济的发展。(6分)

为推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进程相适应,促进江苏人的现代化。

A、现代化建设

B、文明城市建设

C、“两个率先”

(2009·江苏,34)材料一
  材料二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江苏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实施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1)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江苏省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全国前列,目前民营企业已达99.8万户。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占129席,其中35家企业进入全国100强。江苏民营经济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已成为支撑江苏经济的主导力量

C.是同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          D.是竞争性领域投资的主体力量

江苏省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条件不见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江苏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①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②有利干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③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④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

A、①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6年前三季度,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等六大行业对江苏产值增长的累计贡献率在50%以上
B:2005年前三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为33.7%
C:2005年1~9月,江苏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
D:2006年1~9月,江苏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

《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自主创新将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江苏省高度重视科技的经济学依据是( )

A.生产和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学技术可以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B.他们都推动了江苏经济的近代化的历程

C.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D.他们是最早创办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的一批人

 

图表一:2009年1——6月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部分)

图表二:2009年1——6月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同比增长率比较(单位%)

住:近年来,被称为“经济洼地”的苏北地区通过高起点的产业布局,加速实现跨越发展,为江苏经济的企稳回升做出较大贡献。
小题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小题2:结合两则图表,试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对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哪些启示?

江苏地域范围虽小,但内部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下左图为江苏地形图,下右图为江苏省部分城与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l)大体上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简述江苏在气候、水文方面的南北差异。______(4分)
(2)与苏北地区相比,苏南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试分析其原因。______(3分)
(3)为了促进江苏经济的均衡发展,目前苏南产业正在向苏北地区转移简述苏北地区承接这种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带来的影响。________(5分)

4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为什么它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2)1978年,农村经济改革经历了“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分田单干”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进步意义?

(3)40年来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请以80、90年代对外开放的措施加以说明。

(4)以1992年为界,改革开放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请指出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尖锐起来:苏南超省平均水平,苏中超全国但低于省平均水平,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确立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鼓励苏南经济发达市、县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江开发的契机,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江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从而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开发的新格局。
江苏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过程中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14分)
材料一:  图表1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图(单位:亿元)
 
注:(1)发达国家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份额一般为30%~40%。
(2)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较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要依靠外商或进口。
        图表2 苏南、苏北、苏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比例(%)

材料二: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要实现产值l万亿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这必然给江苏经济带来增长方式的改变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打造“中国创造”最重要的棋子。
(1)图表1、图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江苏如何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4分)
(3)根据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分析江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谋划。(6分)

在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环境资源“先天不足”的土地上,江苏创造了一个“奇迹”——在GDP增长近15%的情况下,江苏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年度减排任务,成为全国完成此目标的4个省区之一,也是东部唯一达标的省份。催生奇迹的力量在哪里?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江苏铺设“率先发展”和“环保优先”的双轨,把发展的底色调“轻”调“绿”。
江苏的做法是:①严格准入门槛,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关于开展太湖流域地区化工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严格禁止排放“三致”物质和恶臭气味的化工项目上马。②“减法”产生“乘数效应”。政府忍痛关闭苏州市区两家老造纸厂后,引进了两家工艺先进环保到位的大型纸厂,结果,市区造纸产量增加了6.5倍,排污量反而削减99.2%。③循环经济“开花”,产业与环境一起提升。在“服装之乡”常熟,有一家全国闻名的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它“吃进”的是废布废料,“吐出”的是精美的汽车内饰。公司每年收购1500多吨废料,加工成1300多吨毛毡,再制成门板等汽车内饰,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④现代服务业提速,经济结构“变轻变高”。逐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分量。江苏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江苏经济正在逐步变轻、变高。
(1)江苏把发展的底色“调‘轻’调‘绿’”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江苏省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8分)
(3)从政治学角度看,江苏省政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6分)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全省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基本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45.33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8%,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5.7个百分点。“三资”和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20.17亿元和1931.38亿元,同比增长23.8%和24.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和2.9个百分点。1-9月产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5个行业,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六大行业共实现产值16821.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高达56.0%。对全省产值增长累计贡献率达53.7%。
  二、投资增速回落。1-9月,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4.64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43.25亿元,增长20.7%,涨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继续领先一、三产业,但涨幅减缓。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增速分别快于第一、三产业8.9个和7.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今年1-9月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70.2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9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5亿元,增长16%。1-9月,汽车、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分别增长58.1%、35.8%、72.5%;从绝对额来看,汽车类以259.8亿元零售额仍居榜首,比重由去年的14.8%上升到18.1%,食品、饮料、烟酒等商品以228.7亿元的零售额居第二位,比重呈下降趋势,由去年的17.6%下降到15.9%,同比增长12.4%,石油及制品类占1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占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占11.7%。城市零售额增速明显于县及县以下。城市零售额比重和增速均高于县及县以下1-9月份,城市的零售额3522亿元,比重由去年同72.2%提高到72.8%,同比增长17%;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1313亿元,增长13.4%。
  四、外需保持稳定增长。1-9月份,全省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达到2041.5亿美元,仅比去年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少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进口901亿美元,增长17.5%;出口1140.5亿美元,增长28.9%,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个百分点。
  五、物价保持低幅上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低通胀局面。1-9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原材料价格上涨7.2%。涨幅稳定在较低水平或略有回落。
  六、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46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工薪收入7238元,增长13.9%;经营性收入944元,增长23.6%;财产性收入193元,增长11.7%;转移性收入3128元,增长12.9%。从各项收入构成来看,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从不同收入群来看,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0.7%-15.5%之间的两位数增长。1-9月全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4690元,同比增长14.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6年前三季度,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六大行业对江苏产值增长的累计贡献率在50%以上
B.2005年前三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为33.7%
C.2005年1-9月,江苏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
D.2006年1-9月,江苏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全省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基本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45.33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8%,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5.7个百分点。“三资”和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20.17亿元和1931.38亿元,同比增长23.8%和24.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和2.9个百分点。1-9月产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5个行业,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六大行业共实现产值16821.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高达56.0%。对全省产值增长累计贡献率达53.7%。
  二、投资增速回落。1-9月,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4.64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43.25亿元,增长20.7%,涨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继续领先一、三产业,但涨幅减缓。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增速分别快于第一、三产业8.9个和7.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今年1-9月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70.2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9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5亿元,增长16%。1-9月,汽车、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分别增长58.1%、35.8%、72.5%;从绝对额来看,汽车类以259.8亿元零售额仍居榜首,比重由去年的14.8%上升到18.1%,食品、饮料、烟酒等商品以228.7亿元的零售额居第二位,比重呈下降趋势,由去年的17.6%下降到15.9%,同比增长12.4%,石油及制品类占1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占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占11.7%。城市零售额增速明显快于县及县以下。城市零售额比重和增速均高于县及县以下1-9月份,城市的零售额3522亿元,比重由去年同72.2%提高到72.8%,同比增长17%;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1313亿元,增长13.4%。
  四、外需保持稳定增长。1-9月份,全省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达到2041.5亿美元,仅比去年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少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进口901亿美元,增长17.5%;出口1140.5亿美元,增长28.9%,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个百分点。
  五、物价保持低幅上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低通胀局面。1-9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原材料价格上涨7.2%。涨幅稳定在较低水平或略有回落。
  六、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46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工薪收入7238元,增长13.9%;经营性收入944元,增长23.6%;财产性收入193元,增长11.7%;转移性收入3128元,增长12.9%。从各项收入构成来看,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从不同收入群来看,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0.7%-15.5%之间的两位数增长。1-9月全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4690元,同比增长14.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6年前三季度,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六大行业对江苏产值增长的累计贡献率在50%以上
B.2005年前三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为33.7%
C.2005年1-9月,江苏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
D.2006年1-9月,江苏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全省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基本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45.33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8%,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5.7个百分点。“三资”和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20.17亿元和1931.38亿元,同比增长23.8%和24.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和2.9个百分点。1~9月产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5个行业,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等六大行业共实现产值16821.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高达56.0%,对全省产值增长累计贡献率达53.7%。

(二)投资增速回落。1~9月,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4.64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43.25亿元,增长20.7%,涨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继续领先一、三产业,但涨幅减缓。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增速分别快于第一、三产业8.9个和7.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今年1~9月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70.2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9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5亿元,增长16%。1~9月,汽车、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分别增长58.1%、35.8%、72.5%;从绝对额来看,汽车类以259.8亿元零售额仍居榜首,比重由去年的14.8%上升到18.1%,食品、饮料、烟酒等吃的商品以228.7亿元的零售额居第二位,比重呈下降趋势,由去年的17.6%下降到15.9%,同比增长12.4%,石油及制品类占1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占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占11.7%。城市零售额增速明显快于县及县以下。城市零售额比重和增速均高于县及县以下,1~9月份,城市的零售额3522亿元,比重由去年同期72.2%提高到72.8%,同比增长17%;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1313亿元,增长13.4%。

(四)外需保持稳定增长。1~9月份,全省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达到2041.5亿美元,仅比去年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少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进口901亿美元,增长17.5%;出口1140.5亿美元,增长28.9%,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5%,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个百分点。

(五)物价保持低幅上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低通胀局面。1~9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原材料价格上涨7.2%。涨幅稳定在较低水平或略有回落。

(六)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46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工薪收入7238元,增长13.9%;经营性收入944元,增长23.6%;财产性收入193元,增长11.7%;转移性收入3128元,增长12.9%。从各项收入构成来看,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从不同收入群来看,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0.7%~15.5%之间的两位数增长。1~9月全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4690元,同比增长14.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6年前三季度,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等六大行业对江苏产值增长的累计贡献率在50%以上

B.2005年前三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为33.7%

C.2005年1~9月,江苏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

D.2006年1~9月,江苏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

资料分析试题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当的答案。

一、文字资料(8-85题)。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全省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基本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45.33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8%,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5.7个百分点。“三资”和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20.17亿元和1931.38亿元,同比增长23.8%和24.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和2.9个百分点。1-9月产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5个行业,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六大行业共实现产值16821.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高达56.0%。对全省产值增长累计贡献率达53.7%。

二、投资增速回落。1-9月,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4.64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43.25亿元,增长20.7%,涨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继续领先一、三产业,但涨幅减缓。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增速分别快于第一、三产业8.9个和7.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今年1-9月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70.2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9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5亿元,增长16%。1-9月,汽车、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分别增长58.1%、35.8%、72.5%;从绝对额来看,汽车类以259.8亿元零售额仍居榜首,比重由去年的14.8%上升到18.1%,食品、饮料、烟酒等商品以228.7亿元的零售额居第二位,比重呈下降趋势,由去年的17.6%下降到15.9%,同比增长12.4%,石油及制品类占1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占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占11.7%。城市零售额增速明显快于县及县以下。城市零售额比重和增速均高于县及县以下1-9月份,城市的零售额3522亿元,比重由去年同72.2%提高到72.8%,同比增长17%;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1313亿元,增长13.4%。

四、外需保持稳定增长。1-9月份,全省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达到2041.5亿美元,仅比去年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少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进口901亿美元,增长17.5%;出口1140.5亿美元,增长28.9%,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个百分点。

五、物价保持低幅上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低通胀局面。1-9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原材料价格上涨7.2%。涨幅稳定在较低水平或略有回落。

六、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46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工薪收入7238元,增长13.9%;经营性收入944元,增长23.6%;财产性收入193元,增长11.7%;转移性收入3128元,增长12.9%。从各项收入构成来看,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从不同收入群来看,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0.7%-15.5%之间的两位数增长。1-9月全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4690元,同比增长14.2%。

8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6年前三季度,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六大行业对江苏产值

增长的累计贡献率在50%以上

B.2005年前三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为33.7%

C.2005年1-9月,江苏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

D.2006年1-9月,江苏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